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邢台市行政程序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08:45:41  浏览:82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邢台市行政程序规定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


邢台市人民政府令

(2013)第7号



  《邢台市行政程序规定》已经2013年7月8日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孟祥伟

2013年 10月 18 日



邢台市行政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公正、高效行使职权,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法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行为,应遵守本规定。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程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为依法履行职责而实施行政行为时应遵循的步骤、形式、顺序、时限等,主要包括行政决策程序、执法程序、特别程序、听证程序、公开程序等。
  第四条 行政机关应公正行使行政权力,平等对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量权应符合立法目的和原则,采取的措施应必要和适当,实施行政管理应选择最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方式。
  第五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内容外,行政机关应依法公开实施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和结果。经权利人同意或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内容,也可予以公开。
  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文件、档案,应依法允许当事人查阅、摘录等。
  第六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依法参与行政管理,提出行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行政机关应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参与行政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采纳其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 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变更的,应依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予以补偿。
  第八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向其阐明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其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回避权等,以及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期限。
  第九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在法定期限内完成,有承诺期限的遵守承诺期限。
  第十条 市、县(市、区)政府(以下简称市县政府)负责本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工作。
  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具体负责本规定实施的督促指导。
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本规定实施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行政程序中的主体
第一节 行政机关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的职权和管辖,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确定。
  上级行政机关可依法确定与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和管辖划分。
  市县政府可依法确定所属工作部门的职权和管辖划分。
  第十二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划分未作明确规定的,上级行政机关应按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管理重心下移等原则确定。
  第十三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地域管辖未作明确规定的,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涉及公民身份事务的,由其户籍所在地行政机关管辖;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行政机关管辖;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都不明确的,由其最后居住地行政机关管辖;
  (二)涉及法人或其他组织主体资格事务的,由其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行政机关管辖;
  (三)涉及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行政机关管辖;
  (四)涉及其他行政事务的,由行政事务发生地行政机关管辖。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或依照职权启动行政程序后,认为不属于本行政机关管辖的,应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并通知当事人。
  受移送的行政机关认为不属于本行政机关管辖的,不得再行移送,应报请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第十五条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有管辖权的,由先受理的行政机关管辖。
  发生管辖争议的,由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情况紧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对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政管理事项发生地的行政机关应进行必要处置,并立即通知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之间发生职权争议或交叉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涉及职权划分的,由有管辖权的编制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政府决定;
  (二)涉及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由有管辖权的政府法制机构提出意见,报本级政府决定。
  第十七条 行政管理涉及多个政府工作部门的,应建立由政府或政府指定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独自行使职权不能实现行政目的的,应请求相关行政机关协助。被请求协助的行政机关应及时履行协助义务;不能提供协助的,应在接到请求后三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并说明理由。
  因协助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
  请求协助的行政机关和协助机关应依法分别承担责任。
  第十九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申请回避;未申请回避的,行政机关应指令回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提出回避申请:
  (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二)涉及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回避由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决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政府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决定。
第二节 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第二十条 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法受委托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法受委托的组织在委托的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由此所产生的后果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机关可委托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受委托的组织应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委托行政机关与受委托的组织之间应签订委托书,并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依据、事项、权限、期限、双方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等。
  行政机关应将受委托的组织和受委托的事项向社会公布。
  受委托的组织应自行完成受委托的事项,不得将受委托事项再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行政机关应解除委托,并向社会公告:
  (一)委托期限届满,不再继续委托的;
  (二)受委托组织超越、滥用行政职权或不履行行政职责的;
  (三)受委托组织不再具备履行相应职责条件的;
  (四)应解除委托的其他情形。
第三节 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当事人,是指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以自己名义参与行政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本规定所称利害关系人,是指与行政行为的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通知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
  第二十六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参与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政程序,其他行政程序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与。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与行政程序。
  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必须亲自参与外,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委托一至两名代理人参与行政程序。委托人应向代理人出具委托书,载明授权范围。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超过五人且没有委托共同代理人的,应推选一至五名代表人参与行政程序。
  代表人的选定、增减、更换,应以书面形式告知行政机关。
  第二十八条 公众、专家、咨询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依照本规定参与行政程序。
  第二十九条 行政程序参与人在行政程序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三章 行政决策程序
第一节 重大行政决策
  第三十条 本规定所称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市县政府依照法定职权,对关系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下列事项作出的决定:
  (一)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政策措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二)编制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三)编制财政预决算,作出重大财政资金安排;
  (四)研究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国有资产处置;
  (五)制定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征收补偿、安全生产、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
  (六)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
  (七)需由政府决策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三十一条 市县政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适用本节规定,其他行政机关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参照本节规定执行。
  重要紧急情况需由政府立即决策的,可由政府行政首长或分管副职按职权临机决定。行政首长决策的,应及时向政府常务会通报;分管副职决策的,应及时向行政首长报告。
  第三十二条 市县政府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的智力和信息支持系统,实行依法、科学、民主、集体决策。
  第三十三条 政府行政首长代表本级政府依法对重大行政事项行使决策权。政府分管负责人协助行政首长决策。
  政府工作部门可向本级政府、下级政府可向上一级政府提出决策建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决策建议,经有关部门研究成熟后向本级政府提出。
  决策承办单位依照法定职权确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由政府行政首长指定。
  第三十四条 政府行政首长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由行政首长交承办单位承办,启动决策程序。
政府工作部门和下一级政府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建议,由政府行政首长确定是否进入决策程序。
  第三十五条 决策承办单位对拟决策事项应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信息,结合实际拟定决策方案,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决策方案草案。
  对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或出现较大争议的事项,应拟定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
  决策承办单位应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不能自行完成的,可委托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组织完成。
  第三十六条 除依法不得公开的事项外,决策承办单位应向社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征求公众意见。公布的事项包括:
  (一)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及其说明;
  (二)公众提交意见的途径、方式,包括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等;
  (三)公众提交意见的起止时间。
  决策承办单位公布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少于三十日。
  第三十七条 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公布后,决策承办单位应根据对公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采用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保障受影响公众的意见能够获得公平表达。
决策承办单位应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类整理,对合理的意见予以采纳;未采纳的说明理由。
  第三十八条 决策承办单位应组织五名以上专家或咨询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进行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论证。
  专家及咨询机构应随机确定或选取,保证具有代表性。
  专家或咨询机构论证后,应出具书面意见并签名确认。
  决策承办单位应将专家或咨询机构论证意见进行归类整理,对合理意见予以采纳;未采纳的说明理由。
  第三十九条 重大行政决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策承办单位应进行听证:
  (一)涉及公众重大利益的;
  (二)公众对决策方案有重大分歧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听证的;
  (四)决策承办单位认为有必要听证的。
  第四十条 重大行政决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一)有关社会保障、征收补偿、公益事业、农民负担、义务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关系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二)有关产权转让、劳动关系变更、用工安置等关系重大利益格局调整的国有、集体企业及事业单位改革改制;
  (三)有关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城乡发展等,有可能在较大范围或较长时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重点工程建设;
  (四)有关诸多利益群体或较大群体利益的行业政策调整;
  (五)涉及人员多、敏感性强,可能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活动;
  (六)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或国家有关规定应进行以及决策承办单位认为有必要进行评估的事项。
  第四十一条 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政府全体会议审议前,应经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存在问题的,不得提交会议。
  第四十二条 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经政府分管负责人审核,并经政府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后,由行政首长决定是否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政府全体会议审议。
  第四十三条 政府常务会议或政府全体会议审议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决策承办单位作决策方案草案说明;
  (二)政府法制机构作合法性审查说明;
  (三)会议其他组成人员发表意见;
  (四)决策事项的分管负责人发表意见;
  (五)政府行政首长发表决策意见。
  第四十四条 重大行政决策在集体审议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暂缓或再次审议的决定。
  作出暂缓决定后超过一年的,方案草案退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第四十五条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法需报上级政府批准或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的,市县政府提出决策意见后,按程序报批或提请审议。
  第四十六条 决策机关应在重大行政决策作出之日起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七条 执行机关应按职责全面、及时、正确地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发现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或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继续执行的,应及时报告;认为决策违法或不当的,应及时提出。决策机关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订的决定。
  第四十八条 市县政府应通过跟踪调查、考核等方式,对重大行政决策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定期进行通报。
第二节 规范性文件制定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并公布,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管理性文件。
  第五十条 涉及两个以上政府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由本级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
  临时性机构、议事协调机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第五十一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所依据的规定相抵触。
  规范性文件不得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限制或剥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以及增加其义务的规定。
  第五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的立项、起草、审查、审议、公布、备案和监督,应遵循《邢台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和《邢台市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与备案规定》有关要求。
  第五十三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经制定机关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由制定机关负责人集体审议决定。
  规范性文件涉及重大行政决策的,还应适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第五十四条 部门制发规范性文件应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前置审查;审查通过的,由本级政府法制机构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 
  未经前置审查和统一登记、编号、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拒绝。
  第五十五条 规范性文件应在公布后十五日内按规定报送备案。
  第五十六条 规范性文件一般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情况特殊的,可另行确定施行日期。
  第五十七条 规范性文件应注明起止日期,一般有效期为五年;标注“暂行”、“试行”的,有效期为两年。有效期届满的,文件自动失效。
  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制定机关应进行评估。认为需继续施行的,应重新公布;需修订的,按制定程序办理。
  第五十八条 市县政府应按年度定期清理、及时公布现行有效和已经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因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修订或废止,导致规范性文件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一致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及时启动修改或废止程序。
  第五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规范性文件违法的,可向制定机关法制机构提出书面审查申请,法制机构应在三十日内进行审查并答复。对答复意见有异议的,可在十五日内按下列方式提出复查申请:
  (一)属于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上一级政府法制机构提出;
  (二)属于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提出。
  接到复查申请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在三十日内进行复查并书面答复。
第四章 行政执法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六十一条 行政执法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行政执法依据应向社会公开;未经公开的,不得作为行政执法依据。
  第六十二条 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应依法确认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并向社会公告。
行政执法人员应按规定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证件,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第六十三条 经省政府批准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是本级政府直接领导的行政执法部门,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不得再行使已被集中的行政处罚权;继续行使的,行政处罚无效。
  第六十四条 市县政府可根据需要组织相关行政机关联合执法,相关行政机关也可经市县政府同意后自行开展联合执法。
  联合执法中的行政执法决定,由参加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分别作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依申请的行政执法事项,需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对外办理;需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办理的,市县政府可确定一个行政机关或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对外办理。
  第六十六条 行政机关办理行政执法事项,应健全审核程序,明确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
  第六十七条 行政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遵守《邢台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并在执法文书中载明。
  新颁布法律、法规、规章涉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在新法公布后十五日内完成裁量权的细化量化,经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报本级政府批准公布后执行。
  第六十八条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依法及时告知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执法的事实、理由、依据、权利和义务。
  行政执法的告知应采用书面形式;情况紧急时,可采用口头等其他方式。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告知的除外。
  第六十九条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先采取教育、疏导、劝诫等方式,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纠正错误。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
  第七十条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第二节 程序启动
  第七十一条 行政执法程序由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或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启动。
  行政机关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应由行政执法人员填写审批表,报本机关负责人批准。情况紧急的,可事后两日内补报。
  第七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应采取书面形式。
  申请书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申请事项;
  (三)申请的事实及理由;
  (四)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五)申请时间。
  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口头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场记录,经申请人确认无误后由其签名或盖章。
  第七十三条 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应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向有权行政机关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允许当事人当场更正;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当事人在法定或规定期限内不作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补正不全的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四)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且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予以受理。
  行政机关受理或不受理当事人申请,均应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和注明日期的凭证。
第三节 调查取证
  第七十四条 行政执法程序启动后,行政机关应对执法事项认真审核,收集证据,查明事实,依法办理。
  需调查取证的,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行政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当事人或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和提供证据。
  因调查事实、收集证据确需勘查现场的,应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场,必要时可邀请见证人到场;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拒绝到场的,应在调查笔录中载明。
  第七十五条 调查取证应制作笔录,由行政执法人员、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见证人签字;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见证人拒绝签字的,不影响调查结果的效力,但应在调查笔录中载明。
  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应配合行政机关调查,并提供与调查有关的材料和信息。知晓有关情况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协助行政机关调查。
  第七十七条 行政机关应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手段,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
  第七十八条 行政执法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第七十九条 下列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行政执法决定的依据:
  (一)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
  (二)以非法偷拍、非法偷录、非法窃听等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取得的;
(三)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
(四)没有其他证据印证、且相关人员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五)被技术处理而无法辨认真伪的;
(六)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形成的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
(八)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第八十条 作为行政执法决定依据的证据应查证属实。当事人有权对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发表意见,提出异议。
  第八十一条 行政机关对依职权作出的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负举证责任。
  行政机关依申请需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的,当事人负责如实提交有关材料;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
  第八十二条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执法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对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记录在案;对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行政机关应进行审查;合理的意见予以采纳,不采纳的应说明理由。
  第八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执法决定前应进行听证:
  (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进行听证的;
  (二)行政机关依法告知听证权利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听证的;
  (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听证,行政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有必要听证的。
第四节 决 定
  第八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执法决定前,依法应预先告知的,应履行告知义务。
  第八十五条 一般行政执法决定应经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审查,由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应经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审查后,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作出。其中,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国家和公共利益以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行政执法事项,应经专家论证后作出。
  第八十六条 行政执法决定文书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事实和证据;
  (三)法律依据;
  (四)决定内容;
  (五)履行的方式和时间;
  (六)救济的途径和期限;
  (七)行政机关的印章和日期;
  (八)其他应载明的事项。
  行政执法决定文书应说明行政裁量的理由。
  第八十七条 行政执法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附条件或期限的,应载明生效的条件或期限。
  第八十八条 行政机关应建立行政执法案卷并依法予以保存。
第五节 期 限
  第八十九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执法事项没有规定办理期限的,行政机关应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依申请启动的,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办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六十日;
  (二)依职权启动的,应自启动之日起二十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办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四十五日。
  作出承诺的,应按承诺期限办理。
  第九十条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执法决定,依法需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勘验、鉴定、专家论证和公示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第九十一条 行政机关不得拖延履行或不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或承诺期限内,非因法定理由或其他正当理由,未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的,属于拖延履行法定职责;不启动行政执法程序的,属于不履行法定职责。
  第九十二条 对事实清楚、符合法定条件且有法定依据的事项,行政机关可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执法决定,并于两日内报所属机关备案。
第五章 特别行政程序
第一节 非行政许可审批
  第九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调整且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九十四条 市县政府及其部门不得设定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第九十五条 行政机关实施非行政许可审批应将下列内容向社会公布:
  (一)审批事项;
  (二)设定审批的依据;
  (三)审批数量限制;
  (四)申请方式与条件;
  (五)申请材料及格式;
  (六)申请受理机关;
  (七)审批决定机关;
  (八)审批程序和时限;
  (九)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十)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第九十六条 有数量限制的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机关应根据提出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审批决定。
  第九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应向有权受理的行政机关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符合条件的,行政机关应受理。
  第九十八条 行政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需要审批的,应即时告知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凭证,并注明不予受理的原因;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责范围的,应即时告知申请人向有权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将需要补充的材料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
  (四)符合受理条件且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场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
  申请人未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内补充材料的,视为放弃申请。
  第九十九条 行政机关认为审批事项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及时告知利害关系人,并听取其意见。
  第一百条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关系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机关应通过调查、听证、咨询和专家论证等程序后决定。
  第一百零一条 当事人要求变更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应向原决定机关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行政机关应办理变更手续。
  第一百零二条 当事人需要延续非行政许可审批有效期的,应在有效期届满前三十日向原决定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应根据申请,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一百零三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
  非行政许可审批的设定依据发生变化或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依法变更或撤回已经生效的非行政许可审批,由此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
第二节 行政合同
  第一百零四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管理目的,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经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协议。
  行政合同主要适用于下列事项:
  (一)政府特许经营;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三)国有资产承包经营、出售或出租;
  (四)政府采购;
  (五)政策信贷;
  (六)行政机关委托的科研、咨询;
  (七)行政机关与企业的战略合作;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订立行政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一百零五条 订立行政合同应遵循竞争、公开、诚信原则。
  行政合同应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订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取直接磋商的方式订立:
  (一)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
  (二)行政机关委托科研合同的;
  (三)需要保密的;
  (四)涉及专利权或其他专有权利的;
  (五)需要采取直接磋商方式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零六条 行政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其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第一百零七条 行政合同依法需经其他行政机关批准或会同办理的,经其他行政机关批准或会同办理后才能生效。
  采用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争方式订立的行政合同涉及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依法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
  第一百零八条 行政机关有权对行政合同的履行进行指导和监督,但是不得对当事人履行合同造成妨碍。
  第一百零九条 行政合同生效后,行政机关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解除。
  为了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行政机关可变更或解除行政合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补偿。
第三节 行政指导
  第一百一十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特定行政目的,在职权范围内或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提醒、建议、劝告等非强制方式,引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活动。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一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听从、配合行政指导;拒绝接受、听从、配合指导的,行政机关不得对其采取不利措施。
  第一百一十二条 行政指导一般适用于下列情形:
  (一)需从技术、政策、安全、信息等方面帮助当事人增进其利益的;
  (二)需预防当事人可能造成损失或出现妨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
  (三)需实施行政指导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一十三条 行政机关可主动或依当事人申请实施行政指导。
  实施行政指导可采取书面、口头或其他合理形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要求采取书面形式的,行政机关应采取书面形式。
  第一百一十四条 行政指导采取以下方式实施:
  (一)制定和发布指导、引导性政策;
  (二)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三)发布信息;
  (四)示范、引导、提醒;
  (五)建议、说服、劝告;
  (六)其他指导方式。
  第一百一十五条 行政指导的主体、目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等事项,应对当事人或公众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六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应充分调研。涉及专业性、技术性问题的,应经专家论证。
  第一百一十七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应告知当事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行政机关应听取、采纳当事人合理、可行的意见,对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第四节 行政裁决
  第一百一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处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与行使行政职权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的行为。
  第一百一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书面或口头申请行政裁决。口头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裁决请求、主要事实和理由。
  第一百二十条 行政机关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完毕,并按下列规定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送达被申请人;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
  (三)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行政裁决范围的,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被申请人应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向行政机关提交书面答复及相关证据材料。
  第一百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审理行政裁决案件,一般采用书面审理方式,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办理。
行政机关认为必要时,可实地调查核实证据;对重大复杂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行政机关认为必要,应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行政机关审理行政裁决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依法作出裁决。
  第一百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作出裁决后应制作行政裁决书,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争议的事实;
  (三)认定的事实;
  (四)适用的法律依据;
  (五)裁决内容和理由;
  (六)救济途径和期限;
  (七)行政机关印章和裁决日期;
  (八)应载明的其他事项。
  第一百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裁决。情况重大复杂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最长可延长三十日,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五节 行政给付
  第一百二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给付,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有关规定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其他赋予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第一百二十六条 行政给付应遵循有利于保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行政给付应按规定的范围、对象、等级、标准和期限实施。
  第一百二十七条 实施行政给付应建立账册登记管理制度。
  行政给付的账册应定期交付审计,审计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
  第一百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变更行政给付范围、对象、等级、标准、期限或废止相应项目的,应提前三十日公告。
  第一百二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给付的,行政机关应撤销给付项目并追回给付财物。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节 行政调解
  第一百三十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调解,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居间协调处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相互之间民事纠纷的活动。 
  第一百三十一条 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则。  
  第一百三十二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民事纠纷,行政机关应进行调解:
  (一)与行政机关职责相关的;
  (二)民事纠纷各方同意调解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没有禁止性规定的。
  第一百三十三条 行政机关发现与其职权相关的民事纠纷,应在五日内征得各方同意后主动组织调解。
行政机关收到调解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告知另一方;同意调解的,应受理并组织调解。
  不符合条件或一方不同意调解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一百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指派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经验的工作人员主持调解。
  第一百三十五条 行政机关调解人员应查明事实、分清是非,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帮助纠纷各方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应制作笔录,一般应在三十日内完成。
  第一百三十六条 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民事纠纷各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调解协议书应由民事纠纷各方和调解人员签名,并加盖行政机关印章,由行政机关和协议各方各执一份。  
  调解没有达成协议的,民事纠纷各方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第一百三十七条 行政调解应建立台账,并立卷归档。
第六章 听证程序
  第一百三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听证,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重大决定之前,听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意见的活动。
  第一百三十九条 听证应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公开举行。
  第一百四十条 拟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听证组织机关,拟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听证组织机关。
  第一百四十一条 听证主持人由行政机关负责人指定本机关具体承办人以外的人员担任。
  听证主持人由一或三人担任。三人共同主持听证的,应确定一人为首席听证主持人。
  听证主持人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
  第一百四十二条 听证主持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主持听证活动,维持听证秩序;
  (二)决定终止或延期听证活动;
  (三)要求听证参加人提供或补充证据材料;
  (四)组织证据调查、质证和辩论;
  (五)对听证会进行总结。
  第一百四十三条 听证组织机关应指定工作人员担任书记员,负责听证笔录制作、文书收发、联系联络等与听证有关的事务性工作。
  第一百四十四条 听证参加人一般包括:听证主持人、书记员、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听证组织机关认为有必要参加听证会的技术人员、法律专家、行业组织代表和其他人员。
  第一百四十五条 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参加听证的,应在听证告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书面申请。
  行政机关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在五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参加听证的决定。
申请参加听证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为十人以上的,各不同利益群体应民主推选一至两名代表参加听证。未推选代表的,行政机关可采取抽签方式确定代表参加听证。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政机关在举行听证七日前,应将听证的时间、地点、内容、听证人基本情况、参加人权利义务、法律后果以及其他事项告知听证参加人。
  第一百四十七条 听证会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书记员查明听证参加人的身份和到场情况,宣布听证纪律和听证会场有关注意事项;
  (二)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介绍听证参加人、书记员,宣布听证事项和听证内容,告知听证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
  (三)行政机关承办人员陈述意见、理由、依据;
  (四)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陈述意见、理由、依据;
  (五)双方陈述人质证、辩论;
  (六)其它听证参加人发表意见;
  (七)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结束。
  第一百四十八条 听证会的全过程应制作听证笔录或视听资料。
  听证笔录应经听证参加人当场签字确认;未签字的,应记明情况。
  听证主持人、书记员应在听证笔录上签名。
  第一百四十九条 听证主持人应根据听证情况和听证笔录据实形成听证报告。听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证会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人;
  (二)听证事项、听证内容;
  (三)听证参加人提出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意见;
  (四)听证主持人的意见。
  听证主持人应在听证会结束后五日内,将听证报告连同听证笔录一并提交听证组织机关。
  第一百五十条 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本级行政听证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七章 行政公开程序
   第一百五十一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公开,是指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公众公开,使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公众知悉。
  第一百五十二条 行政机关应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通过网络、媒体等形式公开并及时更新。
  第一百五十三条 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机关负责公开。
  第一百五十四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自该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二十日内予以公开。
  第一百五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复:
  (一)属于公开范围的,告知申请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信息不存在的,告知申请人;
  (四)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第一百五十七条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场予以答复。
  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经本机关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五日。
第八章 行政监督程序
  第一百五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监督,是指政府内部行政监督主体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实施监察、督促、检查和纠正的活动。
  第一百五十九条 市县政府应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健全完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部门的层级监督制度。
  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应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加强专门监督。
  第一百六十条 市县政府对本规定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包括:
  (一)听取本规定实施情况的报告;
  (二)开展实施行政程序工作的检查;
  (三)重大行政行为登记和备案;
  (四)行政执法评议考核;
  (五)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六)受理公众投诉、举报;
  (七)调查公众投诉、举报和媒体曝光的行政程序违法行为;  
  (八)查处纠正行政程序违法行为;
  (九)其他监督检查方式。
  第一百六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的,可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监察部门和上级行政机关投诉、举报。
  政府法制机构、监察部门和上级行政机关应公布受理投诉、举报的承办机构和联系方式。
  行政机关应在受理投诉、举报后十五日内进行核查处理;情况复杂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十日;案件办结后应在五日内将结果告知投诉人、举报人。
  第一百六十二条 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建立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档案,对本级政府部门和下一级政府的行政程序违法行为予以记载,并以适当方式将违法记录向社会公布。
  第一百六十三条 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的,行政机关应依职权或依申请自行纠正。
  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对检查中发现的、新闻媒体曝光的,以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投诉举报的违法、不当行政行为,一经查实,应责令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可提出确认无效、确认违法、予以撤销的意见,报本级政府决定。
  第一百六十四条 市县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对本级政府部门和下一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经市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分别上报省、市政府并进行通报。
  第一百六十五条 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九章 责任追究
  第一百六十六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应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前款规定的有关人员,是指行政行为的具体承办人、审核人和批准人。
  第一百六十七条 责任追究应按下列权限进行:
  (一)对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理的,由监察机关提出意见,报本级政府决定;
  (二)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给予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赔礼道歉、取消年度评比先进资格、通报批评、责令停职反省或辞职、建议免职处理的,由监察机关或政府法制机构提出意见、建议,报本级政府决定或提请任免机关决定;
  (三)对行政行为的具体承办人给予责令书面检查、批评教育、取消年度评比先进资格、离岗培训、调离岗位处理的,由本行政机关决定;给予暂扣行政执法证件或取消行政执法资格的,由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决定;
  (四)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决定,或由政府法制机构提出意见,报有权机关决定。
  第一百六十八条 行政机关违反本规定实施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行政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后,应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
  第一百六十九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权谋私,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七十条 行政机关应按下列顺序和方式送达行政文书:
  (一)直接送达;
  (二)留置送达;
  (三)委托送达;
  (四)邮寄送达;
  (五)公告送达。
  第一百七十一条 本规定所称“两日”“三日”“五日”“七日”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期间开始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第一百七十二条 本规定有效期五年,自2013年12月1日起至2018年11月30日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贪污犯罪规律初探


在我国,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犯罪在犯罪主体上具有公职人员身份的特定性,在犯罪属性上具有以权谋私的滥权性,在犯罪心理上具有求无厌足的贪婪性,在犯罪对象上具有损害国家物质基础的公益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这一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中外历史事实说明:轻者,表现为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腐蚀公职人员队伍,损害国家机关声誉;败坏社会风尚,诱发各种犯罪。重者,表现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结构式腐败,甚至导致整个政权肌体的腐朽堕落,亡党亡国。所以,贪污犯罪是弄权谋利的政治腐败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

追求物质利益,属于人的本性。国家公职人员要追求物质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大多数人把自己的牟利行为节制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少数人则会走上铤而走险,践踏法律,贪婪无度的犯罪道路。更由于贪污犯罪是一种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无本万利"的获利行为,故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刺激性。所以,贪污犯罪就成了历代统治者禁而不绝的痼疾。

贪污罪虽然是难治的"痼疾",但它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探索这个历史时期中贪污犯罪的规律,对于预防与惩治贪污犯罪,促进廉改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贪污犯罪的起伏规律
起伏规律,也称升降规律。贪污与其他犯罪一样,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呈现时起时伏、时高时低的规律。
(一)贪污犯罪起伏演绎的梗概
从新中国成立46年来的反贪史看,大体上是二个马鞍型的起伏态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贪污犯罪的一个高峰期。建国之初,由于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公职人员中,留用了大批国民党政府的军政人员,其中一些腐朽贪婪恶习深的人,便利用新政权刚刚摧毁旧法统、新法规尚不健全的时机,与社会上的不法资本家相勾结,大肆进行侵吞、盗窃公共财产的贪污活动。有鉴于此,我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4月2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反贪污为主要内容的"三反"、"五反"斗争,严惩了数以万计的贪污分子,枪毙了象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天津行署专员张子善那样极少数罪大恶极的贪污犯,击退了贪污分子和不法资本家的猖狂进攻,取得了这场反腐败斗争的重大胜利。

1957年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贪污犯罪的低谷期。这个时期是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公职人员清廉从政风尚良好,刑事犯罪明显下降,贪污犯罪的发案率极低,没有大的起伏,一般年份的发案仅有二、三千件。
1966年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属于非正常状态,没有可供分析的可靠资料,故不列入研究范围。

1976年至1994年,是贪污呈波浪式上升期。这十多年来,是我国深入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变动、大发展时期,各种犯罪亦呈上升态势(改革前年发案率一般是3-5件/万人,个别年份6件/万人;而现在一般是5-7件/万人,高的年份达8-9件/万人,其中贪污分子钻新旧体制转换和法律不完备的空子,大肄进行侵吞、盗窃、骗取、私分公共财产的活动。这个时期的贪污犯罪与过去的贪污犯罪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一是犯罪总量呈波浪式的上升态势,平均年侦破贪污案件的均为1万件以上,多的年份达2万件以上,较之我国过去的低犯罪率相比,巳是成倍的增长;而个案的贪污数额,较之过去更是数倍、数十倍的增长。海口市一银行会计贪污案,数额竞达3344万元。二是贪污手段呈多样化、智能化趋。有的地方统计,贪污手段多达40余种。利用电脑贪污,从无到有,现在已不罕见。特别是一些公职人员钻法律的空档,走政策的边缘,制造模糊性行为,混水摸鱼,猖狂侵吞公共财产的事件突出。三是犯罪对象呈复杂化趋势。经济体制改革前,公共财产存在形式单一,侵犯行为易于认定。改革后的各种经济联合体、承包体、中外合资、合作体的财产公私交织、界限难分,性质难定。四是犯罪主体呈广泛化趋势。过去的贪污分子多为直接管钱管物部门的人员,而现在则波及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过去的贪污分子多为管钱管物中有经验的中、老年人员,而现在则多是中青年,甚至有参加工作仅二、三月就贪污数万元的胆大妄为的青年;过去贪污分子多为掌管财物的一般工作人员,而现在县团级、地师级、省军级的领导干部也不少。
(二)起伏规律的诱因与抗制

从犯罪经济学的角度看,贪污是一种非法图利的行为。一个公职人员是否要铤而走险去贪污,至少取决于下述四个要素:一是贪污可能获益与受损的预期比例;二是贪污得逞条件的多少;三是贪污后可能被揭露的概率;四是惩罚的严厉程度。这就是说,凡是诱发贪污犯罪的因素强、犯罪条件好、被揭露的概率小,贪污犯罪就会活沃起来,反之,贪污活动则会有所收敛。由此可见,贪污犯罪的起伏规津,最终取决于贪污犯罪的诱发因素与对贪污犯罪控制因素的强弱对比。当诱发贪污的因素强于控制贪污的因素时,贪污犯罪就会呈上升态势;当诱发贪污的因素与控制贪污的因素势均力敌时,贪污犯罪就会呈现平缓而无大起大落的态势;当诱发贪污的因素弱于控制贪污的因素时,贪污犯罪就会呈下降态势。
当前,我国还处在诱发贪污的因素强于控制贪污的因素的时期,故贪污犯罪仍呈现波浪式的上升态势。
贪污诱发力增强的主要因素有:
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的物欲充分解放,"一切向钱看"观念普及人心,加之社会分配不公,诱发和刺激了利用职权贪财的动机;

其二,新旧体制的摩擦、碰撞,经济运作机制与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官僚主义与玩忽职守普遍,"小金库"林立,真空和漏洞随处可寻,利用权利摄取财物的机遇增多;

其三,执法水平、侦查装备、办案经费不能适应与贪污犯罪作斗争的需要,犯罪成本少而得逞率高,破案率低而"风险小",强化了这种"无本万利"的贪污犯罪的吸引力。
贪污控制力减弱的主要因素有:

其一,立法滞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联合、承包、租赁、金融、证券、竞争等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型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又缺乏法律规范,界限模糊,性质难定,客观上放纵了贪污蔓延;
其二,政治思想工作虚化,一些公职人员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失去精神抗体,追逐"高消费热"、"攀富热",成了"无官不贪"意识的俘虏;
其三,社会综合治理不落实,"唱功好,做功差",没有把政治、经济、监督、惩罚等各方面的抗制贪污的措施形成合力,预防犯罪的疏漏太多,失控面太大。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基于上述两种因素力量对比而出现的贪污发案率较高(相对于过去的低发案率而言)的态势,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原理认为,一种运行模式向另一种运行模式迁跃的社会转型期,必定有一个"磨合"过程。只有"磨"才能"合"。磨合是在动态中进行的,"磨"的过程会有一定的'振荡"和"痛苦",要付出一定代价是不可避免的。贪污发案率低,并不能证明体制就好,经济发展就快,贪污发案率相对较高,并不能证明体制不好,经济发展会慢。我国改革、开放前贪污犯罪少,而经济发展缓慢,而现在却相反,这就是一个历史见证。作者在这里并不是主张贪污越多越好,而是说明贪污犯罪的起伏规律并不是政治、经济体制是否优越的表现,而仅是诱发贪污因素与控制贪污因素力量对比的反映。只要我们能及时研究诱发贪污犯罪与控制贪污犯罪两极因素的循环的态势,不断强化控制贪污犯罪因素,削弱诱发贪污犯罪因素,按照两极循环服从优势的规律,就能达到预防与减少贪污犯罪的目的。所以,降低贪污犯罪率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综合治理,减少贪污发生的条件,使欲行贪污者在获益率极低、受损率极高的现实面前怯步。
2、贪污犯罪的辐射规律
贪污犯罪,自古有之。贪污发生的地区和部门,则是相对的。我们这里所研究的贪污辐射规律,是指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这个特定时期贪污犯罪走向的轨迹。
(一)贪污犯罪的部门辐射规律

所谓部门辐射规律,就是指贪污活动在不同系统、行业中的运行轨迹。我国司法部长肖扬在研究贪污贿赂犯罪的部门流向规律时指出:大致是"生产、经营型的经济部门一社会服务性事业部门→生产资料与生产要素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行政性公司→经济监督与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与党委机关"。①

近十多年来,我国贪污犯罪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其"源头"始于生产、经营型的经济部门。这些部门的公务人员受"物质诱因"的影响最为直接,利用职权攫取公共财物的机遇最多,加之,在新旧体制转换中,经济秩序不很稳定,对生产经营部门监督机制相对弱化。故在80年代初期,这些部门的经理、厂长、会计、出纳、采购、销售、供应人员中贪污犯罪突出,成为贪污犯罪的"重灾区"。紧接着,贪污"风潮"波及的是与生产、经营部门密切相关联的社会服务性事业部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社会服务性事业部门,逐步走上了有偿服务、讲究经济效益的轨道。作为社会的利益主体之一的服务部门,便受到与生产、经营部门相同的"物质诱因"的刺激,成为继生产、经营部门之后的贪污犯罪的多发部位。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在某些方面具有严重"短缺型"的特点。而管理这些短缺的生产资料和其它生产要素的部门,便成了需求者的"上帝",为竞争"紧缺物资"、"短线产品"和生产要素而大显神通、不择手段,甚至金钱、美女都给"霸主"献上。在监督不严,防范不力的情况下,这些部门必然会滋生更多的贪污犯罪分子。

接下来贪污辐射对象便是对生产、经营和服务性事业单位的活动行使监督、管理职权的经济监督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然后再逐渐渗透到司法机关和党政机关。贪污犯罪为什么要辐射到执法部门和党政领导机关?这是社会分配不公和部门比较利益均衡化的必然结果。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收益丰厚,而另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收益低微,无论这种收益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只要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就必然会导致相互攀比,并千方百计追求利益均衡化的趋向发展。要实现利益的均衡化,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手中人权、物权、财权、司法权去捞钱,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象恶性膨胀。这些部门贪污犯罪的蔓延,便是采取非法手段妄图实现利益均衡化的一种表现。

关于印发《工商行政管理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工商局


关于印发《工商行政管理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1996年6月18日,国家工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人事(人事劳动)厅(局):
根据中共中央中发〔1993〕7号文件印发的《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与人事部共同制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工商行政管理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1993〗78号)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重新核定工商行政管理所人员编制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编办发〖1996〗3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所(以下简称工商所)的工作特点和队伍现状,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工商所初步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并逐步加以完善,促进队伍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权威的基层执法队伍。
二、实施范围
1、实施的单位是已取得工商所初级规范合格证,并已完成市场办管脱钩任务的工商所。
2、实施对象为除临时工、协管员以外的工商所正式职工。
三、实施安排
工商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要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工商所基本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然后逐步加以完善。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重点是明确工商所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步骤、程序和方法,明确实施过程中各个管理层次的工作任务。人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制定有关政策及总体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工作措施,并进行具体工作协调;各市(县)人事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具体实施。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工作班子、宣传《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拟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意见、培训工作骨干。
第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要重点把握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培训、职位分类、人员过渡和考试录用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工商所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目标,抓紧做好各项工作。
1、以提高工商所全员素质为目的,结合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分期开展全员培训。
2、开展职位分类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组织进行。要在人事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制定职位分类实施计划,科学设置职位,拟定职位说明书,明确每个职位的职责、工作任务和任职条件。
3、人员过渡工作。对工商所现有干部身份的人员,要在培训合格的基础上,经考核,根据任职条件,选择配备人员,并按规定的程序,分期分批完成向国家公务员的过渡。
4、分批开展国家公务员考录。对在公务员职位上工作的工人身份的人员,要在国家年度增干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区分不同情况,通过考试考核,分批将合格人员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第三,检查验收阶段
检查验收的重点是实施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在检查验收中严把质量关。检查将采取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在各地自查、省内组织互查的基础上,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将有重点地进行抽查。
四、实施方法和要求
在工商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要统筹规划,分步进行。要坚持必要的标准和条件,履行法定程序,确保公务员的优良素质和合理结构。要认真做好各类人员的思想工作,稳定队伍,实现平稳过渡。各地要根据人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和计划的总体安排,结合地方机构改革,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分期培训,分批过渡,分批考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积极、慎重、稳妥地推进。
1、关于公务员培训
工商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培训工作,由人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布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培训方案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另行下达,培训教材由人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规定。
2、关于职位分类
工商所的职位分类工作按人事部《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工作实施办法》(人职发〖1994〗2号)执行。该项工作要在确定工商所的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后进行。工商所的职能要由派出它的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据“三定”方案和《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加以明确。工商所的机构设置要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重新核定工商行政管理所人员编制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由派出它的上级工商行政管理局重新审核认定。工商所职位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确定,各工商所的职位须在规定的职位名称中选设。填写职位说明书的范围是工商所的所有职位。职位代码、职务、级别的确定和工资套改等项工作,由地方人事部门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进行。
3、关于人员过渡
人员过渡的范围是工商所现有干部身份的工作人员。人员过渡工作必须在培训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未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人员不得过渡或暂缓过渡。人员过渡工作要与近两年年度考核和过渡考核结合进行,年度考核和过渡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参加过渡或暂缓过渡。具体人员过渡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商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人员过渡工作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根据任职条件,采取公开、平等、竞争的办法,择优选配人员,任命职务,确定级别。
4、关于公务员考试录用
在职位分类和现有干部向国家公务员过渡工作基本完成后,对在公务员职位上工作的“以工代干”人员,根据国家下达的增干计划、公务员职位空缺和“以工代干”人员的具体情况,按照规定的资格条件和程序,进行考试考核,合格者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不符合条件和不合格的人员分流出工商所。录用工作由人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部署,统一制定政策,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分批组织实施(具体政策规定另发)。此后,仍有空编需要补充公务员的单位,要在人事部批准的增人计划内,按照《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或特殊考试的方式进行录用。
五、组织领导
对工商所进行重新核编和实施公务员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采取的重要举措,各级人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人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一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负责本单位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要注意研究实施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